移民加拿大后,应该为孩子选择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?

结论
* 加拿大的公校和私校的差距并不十分巨大,各有优势;
* 不差钱的家庭读私校,家长投入不了过多时间的家庭读私校,私校能保证孩子的较高底线;
* 学习顶尖的孩子读公校,特长顶尖的孩子读公校,公校能保证给孩子更大的舞台;
* 我会给孩子选择:小学读私校,中学读公校!

首先普及知识,加拿大的教育体制属于典型的金字塔结构,整个社会崇尚的是儿童阶段以培养兴趣为主,让孩子孩子拥有对于世界的综合认知,树立价值观,学术上并不过分强调。而在中学阶段,学术压力陡然增加,尤其在11、12年级,每门课的成绩都会计入到GPA中,作为申请大学的主要依据。所以加拿大的中学可以说并不比中国轻松,算上大量的课外活动时间,加拿大中学生的时间其实安排的比中国学生更满。而加拿大的小学相对轻松,更注重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,而非成绩。
北美K12(学前教育至高中教育)公校和私校最大的区别就是经费的来源,公校的经费全部来自教育局拨款,学生不收学费;而私校的全部收入来自于学生学费和各界捐款,少数的情况政府也会拨少量的拨款。
在我们的印象中,美国的私校多是培养精英的所在。但加拿大与美国还有一定的差别,加拿大公校和私校之间的悬殊对比,并不像美国一样的明显。美国的顶级私校真的是培养精英中的精英,学术上的要求和标准也遥遥领先于公校,学费动辄4、5万美元一年,捐款还不算。以公认的美国顶级私校Phillips Exeter Academy为例,每年这个学校学生收到的哈佛offer有几十个,毕业生中有40%进入常春藤学校,算上非常春藤的顶级大学录取比例达到60%。
如此之高的名校录取率和学术水平,当然最基本的要素是资金的投入。PEA的每年的学校运营成本是1亿美元左右,大概有1000名学生,平均每个学生的投入是10万美元。

对比加拿大,地处温哥华西区的St. George’s School,一众耳熟能详的名人毕业于此名校,在全加拿大也是数一数二的私校。St. George’s Schoo每个学生每年的经费大概是3.4万加元,约合2.5万美元,正好是PEA的四分之一。
这里并非是要说明美国的私校比加拿大要好多少,并不能一概而论美国私校培养出的孩子更优秀,经费也只是考察学校水平的众多因素之一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,加拿大社会对于私立精英教育并不是向美国一样热衷。也就是说,加拿大的私立教育和公立教育之间的差距,并非与美国一样,如此的泾渭分明。
在公校方面,美国因为一系列的社会问题,导致存在非常差的公校,这点也是美国主流媒体和各界的一直在批判的问题;而加拿大的社会更加平和,相应的公校水平也比较平均,尤其在小学阶段,师资、环境、生源都差不多,你很难用一个标准区分高下(菲沙排名对于加拿大的小学意义不大)。
加拿大的中学,最明显的区分是社区的生源质量,说白了就是学区房的高低,在同一个城市,房价相差不大的学区,各个学校之间也很难拉开差距。
从整个社会的角度,美国更崇尚精英意识,社会阶级的划分也更加分明,教育上是最好的体现。而加拿大的价值观则更鼓励公平,提倡平等的教育机会,社会阶层也没有过于泾渭分明的划分。
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观点,在加拿大培养孩子,不一定非私校不可。即使孩子的学术成绩非常优秀,目标是美国藤校,读公校也一样有可能。

用一句话来总结,私校的下限高,公校的上限高!
私校的下限高很好理解,因为有学生入学的筛选机制,所以能够进入私校的学生一般不会差,家庭也多是中上产阶级;而相对更加严谨的教学和纪律要求,也保证了孩子不会走偏。私校的大学录取率肯定是要高过公校的,并且能进入好大学几率更大。
公校的上限高,主要体现在公校中往往会涌现学习顶尖的孩子,在美国也是类似的情况。
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加拿大的私校有些类似北欧国家,人民平均生活水平非常高,但受限于国家规模,市场竞争、科技基础、人才储备等一系列因素,诞生超级商业帝国的比例也相应较低;而公校更像是中国、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,贫富差距较大,但人口基数和综合实力摆在那里,更多的机会也造就了更多的神话。
当然,仅从人数比例上来看公校私校的差别,实在是过于武断。公校和私校的选择还需要更多的权衡。


首先,私校的生源质量是高于公校的。学费就是第一个门槛,加拿大的私校学费从每年几千加元到2、3万加元不等。能花这笔学费读私校的家庭,在加拿大也算是中上产了。从短期来看这笔钱不多,但上私校的家庭大多会读满12年,再加上一般家里都有几个孩子,所以长期看这笔钱不是小数。
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私校对于纪律的要求更加严格。礼貌、上课规范、穿衣打扮、人际交往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,这对孩子从小培养好的集体观念和文明意识都有好处。另外一个角度,私校的孩子家庭背景和素质都比较类似,孩子更容易找到有共同语言的朋友,并且发生不愉快的概率也会降低。
某种程度上说,私校就像一个温室,孩子在一个更加单纯舒适的环境中成长,受到的关注和呵护更多。个人认为,这种环境更加适合低龄的小学生成长
一言以蔽之,在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,不管是学术或价值观的培养,私校相对公校还是有一定优势的。

但顶级私校非常难进,如果不是从小学一年级就在本校就读直升的,中学插班的机会少之又少。另外顶级私校本身也不多,加拿大每个省也就那么几所,所以真正在顶级私校的孩子还是凤毛麟角。
所以,对于普通家庭来说,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中学就读公校可能是更好的选择。
首先从学术上来讲,加拿大公校私校的教师素质基本没有区别,工资也差不多,私校并不会有更好的老师。反而有几十年教龄的好老师,很多都是集中在公校,教龄长的教师在公校会享受到更好的待遇。
公校中学的平均成绩,被私校甩出几条街。根据菲沙排名,BC省排名前30的中学,只有7所是公校,名次最高的一所公校排名第14。在安大略省,这个情况有所好转,公校整体排名较高,但前三名一成不变的还是私校。
第二,加拿大的公校中学就像是一个小社会,一个学校有上千名学生,来自附近的各个族裔、各个阶层。孩子在这里需要脱离小学和家庭的温室,开始感受社会的复杂,需要他们靠自己来学校中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这点上,甚至比学习更加重要。数学、物理好不好只是大学录取的一块敲门砖,而人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。这其中,对社会的认知,社交能力,解决问题的能力,组织和管理能力,这些情商素质才是孩子未来人生的关键。
要我说,决定一个孩子能走多远,不在于上公校还是私校,不在乎找了什么好老师,花了多少补课费。
关键还是在于:家庭!
我们往往容易把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和老师,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,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家庭。生活的陪伴,学业的帮助,兴趣的规划和投入,失败时的安慰、取胜时的鼓励……这些才是孩子成长中真正的竞争力,我们做家长的拼的不也就是这些么。
所以,想明白了这点,公校还是私校的选择也就不难了。资源充足就读私校,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读公校,省下来的十几万加元学费用在孩子的其他兴趣培养,哪怕是周游世界开眼界,也足够了。
目前,全球六大英语国身份门槛都大幅抬高,加拿大是唯一低价、低门槛、高品质的北美国家,能实现优质教育、养老、高福利的国家。对于怀揣“枫叶梦”的朋友们来讲,当前时机加拿大门户大开,项目百花齐放,总有一款项目适合您!
声明: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诚意分享,如有侵权,请联系小编,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。